大盒版系列{Project L《計畫L-收藏家版本之⓵》}利用現有圖形配件, 去拼湊完成圖案, 並因此獲得新的配件, 周而復始的引擎構築抽象家庭類桌遊評測心得+容易玩錯小細節整理

遊戲人數: 1~4
遊戲語言: 英文
遊戲版本: English collector's edition(2023)
遊戲重度: 約莫1.55/5
艾維斯的桌遊櫃: 收藏
色弱與色盲友善?: 算友善!
BGG連結(←此為一般版連結)
中文版: 印象中有市售板
是否有擴充: 有
Phoenix expansion(2023)鳳凰迷你擴充
(↑本篇包含此擴充搭配基礎遊戲心得, 其餘搭配心得會分散到其他同系列文內)
Ghost Piece expansion(2021)鬼魂零件擴充
Ambassador Pack(2020)大使包
Finesse expansion(2021)良工巧匠擴充
{個人的版本是收藏家版本, 這包含這遊戲所有的一切(=大盒版). 但為了能符合市售比較能購買到版本, 所以會將其內容拆分成好幾篇.}
{本篇⓵內容只會有基礎遊戲(≒市售版的基礎遊戲)+鳳凰迷你擴充(KS獎勵擴充, 可能較難入手)}
遊戲背景:
遊戲是抽象板塊拼放類型,
遊戲中目標就是完成指定圖案.
所以沒有任何遊戲背景.
遊戲簡單介紹:
(詳細遊戲怎麼玩, 請去看規則書唷~)
{重要!!!以下遊戲介紹是以最新修訂版規則v2.5為主. 市售版規則書可能會有一些不一樣的敘述或狀況, 你可以自行將之更新到最新版本規則.}
遊戲主要玩法,
就是利用手頭上各式圖形零件,
去完成有著各式圖案要求的謎題板塊.
而完成這些謎題板塊,
你不僅可以拿回你用來完成這板塊的所有零件,
這些板塊還會給你新的圖形零件和分數.
周而復始, 直到遊戲結束.
不過...實際遊玩起來沒有這麼單純.
(就像競技比賽一樣, 還是有許多規範與規則, 只要耐的性子聽下去, 其實不會很難)
輪到你時, 你有3個行動要執行.
(你也可以視為3個行動點數, 只是每個行動都只需要1點)
你可以從以下幾個行動選項中選擇執行,
1.從場上拿取(Take)1片謎題板塊(Puzzle tile).
2.重洗出(Recycle)一橫列展示的謎題板塊.
3.升級/降級/轉換(Upgrade)你一個圖形零件.
4.放置(Place)你的一個圖形零件(到你一個謎題板塊上).
5.大師級手段(Master): 你可以在你每一個謎題板塊上, 各放置一個你的圖形零件. (這等於是放置(Place)的強化版行動)
以上除了大師級手段(Master)外,
你都可以重複選擇相同的來行動.
(原因應該不用多說, 應該看的出來Master這行動很強!)
另外, 當你的謎題板塊被填滿時,
該板塊就會在該"行動"結束後, 自動結算.
(這不需耗費你一個行動, 這是自動)
你可能因此獲得新的圖形零件.

而你的個人圖板上,
只能存放最多4個謎題板塊.

而圖形零件沒有擁有上限.
(但整體數量有物理上限, 短缺會有短缺的解決方法)
(順帶補充一下, 我的KS版本和市售板(Retail)圖形零件是有數量差異的, 市售版每種會比KS版本少5個. 這有什麼影響我會寫在心得裡)
且零件有分等級.
這裡就只能看照片了解一下.

(簡單說, 越小顆等級越低)
所以上面的Upgrade行動,
你就可以將你擁有的1個零件向上升1級,
又或是向下降∞級,
又或是在同等級中進行轉換.
而場中央會有兩橫列.
一列白色謎題板塊;
一列黑色謎題板塊.
(白色會全部用上, 黑色會依照遊玩人數隨機設置)

每一列都會展示4張.
且每次只要有缺少, 就會立即補充.
(※一個行動後)
白色通常是比較基礎,
容易達成,
並且可能會給予新的高階零件,
但也可能連個分數也沒有;
(分數範圍0~2)
黑色雖然也會給新零件,
但給的零件比較低階.
圖案完成難度稍高,
但相對的分數給的也會比較高.
(分數範圍3~5)
除此之外, 黑色和白色還有一個差異.
就是, 遊戲結束的條件,
會在黑色謎題板塊牌庫用盡時觸發.
(白色謎題板塊就算完全用盡也沒有任何影響)
此時, 會先完成該輪次最後剩餘人的回合.
(※所有人都執行一個回合叫一輪)
後, 每一個人再一回合(=再一輪).
(※每個人擁有相同的回合數)
後...在真的結束前,
還有一個最後的收尾(Finishing Touches)階段.
在這個階段,
所有玩家不用管行動次數,
盡可能將你剩餘的未完成的謎題板塊,
利用手頭上所有可以用的圖形零件來完成.
但!!!此時每放置1個圖形零件,
計算總分時會扣1分.
(但在此階段完成的謎題板塊你仍然可以獲得其分數)
(※此階段, 放圖形零件非強制)
最後開始計分:
將你已完成的謎題板塊上的分數加總.
(這包含你在最後收尾階段完成的)
然後扣掉你未完成的謎題板塊上的分數.
(就是最後收尾階段後仍然沒法完成的)
(附註!!在遊戲一開始販售的版本中, 沒有這個扣分)
最後再扣掉,
最後的收尾階段的每一個使用的(圖形零件/1分).
最後總分最高的人為勝.
以上, 為這遊戲大體的運作方式.
除了遊戲結束步驟、最後收尾,
和計分似乎"聽起來"有些繁雜外.
大都還好, 不過還有不少細規和常規.
(常規範例: 放置可以旋轉翻轉!#!%. 或是放置後不能再移動等...)
這部分沒說的請你自行看規則書了.
.
.
.
.
.
鳳凰迷你擴充:
這迷你擴充呢...
只給你7片黑色謎題板塊.
每一個都價值6分(無給予新圖形零件).

沒了😂
(此擴充可以適配所有其他擴充)
心得:
遊戲機制有
#行動點數 #開放選取(公開) #圖案建構
#板塊拼放 #單人模式
(單人模式這篇不談, 之後會另寫一篇單人模式)
遊戲行動選項好像很多,
但實際上都是很好理解的,
且大部分常做的也就那幾個.
(剩下的在你需要的時刻, 就會發現還好有這些選項)
所以遊戲其實還是很好上手的.
遊戲的基本概念就是,
一邊利用手頭圖形零件去完成指定圖案,
然後不只拿回這些零件, 還獲得更多零件.
以此狀態不斷地滾雪球.
但玩家們需要在同樣的回合和同樣行動次數內,
盡可能更有效率地滾雪球.
(你也可以說這場競賽就是在比這個)
像是怎麼樣的時機點,
去利用那僅有一次(一回合一次),
的大師級手段(Master),
來推進你手頭上所有謎題.
在你多個行動中,
你可以更進階地去估算,
這個行動後, 我會獲得這個新的圖形零件,
還有返還這些零件.
然後我下個行動就可以完成這個...
(或大師級手段, 一口氣完成多個)
(提醒!大師級手段輪到你你只能施行一次)
而挑選謎題板塊也是要稍微思考一下,
不只是分數或是好不好完成.
更可以盡可能去獲得高等級零件,
甚至是目標想要的零件圖形.
(不管多大多小的零件都算你一個動作, 自然高階零件會是個好選擇)
擁有這些零件後,
或許更可以有效率地去完成高分謎題板塊.
以上這些,
沒有任何強制性要你這樣思考才能玩.
(雖然衡量行動順序應該是自然而然會想的)
所以這遊戲其實可以用很放鬆的心情來遊玩.
(除了遊戲結束條件觸發後, 這部分[*2*]留到最後說明)
遊戲大體不難, 卻還是給你不少遊戲樂趣.
不過情提是...
你的空間/圖案能力不能太弱.
且你喜歡"填滿"並且享受於這種"有序地"解謎.
如果你的空間/圖案能力偏差,
這遊戲"可能"對你來說是個災難.
因為除了很難"直觀"去思考如何解決或挑選謎題外.
這遊戲的某些圖形零件,
對於我(空間/圖案能力普普)的人來說,
有時也難以一瞬間判斷出, 哪個才是我要的零件?!
例如: 等級三和等級四的直長條...
明明只差一格...
但有時還是會懷疑,
倒底我這謎題是需要等級三的還是等級四的.
(※還有繪在謎題右上獎勵的部分有時也很難判斷其長短)
不過好在後來,
理解到謎題板塊上有「‧」做標記.
雖然圖形零件上沒有這標記,
只要稍微記得是幾格, 這就大抵沒問題了.
這部分的小貼心設計個人給予好評.
而且對於"直觀"的判斷不管是誰都有很大的幫助.
(※繪製在謎題右上的獎勵只能查閱等級表來知道其長度)
這遊戲的圖形零件都是光滑塑料材質.
你遊玩中都是將之平躺,
(卡)放在雙層紙板組成的謎題板塊裡,
這回饋感相當舒適且讓人滿足.
我相信有類似癖好的人可以理解我在說啥XD
不過這遊戲也因為這樣,
雖然這些零件沒有數量總數的上限,
但無法輕易找到東西替代之.
所以遊玩上是有可能在後期,
某些零件會呈現再也沒有的狀況.
(除非有人願意升級(Upgrade)將之放回供應區)
當然規則書中, 也有說明如果你遇到這狀況,
你可以向上一個等級拿取你想要的(之類).
這在很多遊戲上都有類似的規則,
且會變成一個小技巧(小詭計),
給予這個玩家平白白嫖更好的東西.
在這個遊戲上,
的確也是可以成為一個小技巧.
也確實可以讓這個玩家平白白嫖更好的東西......
但!!!等等...
我有時就是差那個圖形啊~~~~
給我再好再高等級也沒用啊~~~
如果我要完成這圖形,
可能要花更多行動或是根本無法完成...
這真的是個不小的傷害...
不過這情況(缺圖形零件且又是非他不可的情況),
也不是很常出現, 算是個小小缺點...
且這還是可以用「關注其配件數量」、
「平衡自身零件總類」等方式來"預防避免".
(不過當下發生是沒藥可救的)
市售版比起我的版本(又或是KS任意版本),
每種圖形零件會再少5個.
(市售版每種圖形零件為10個)
(※遊戲感受上是家庭遊戲, 所以並沒有因為人數局而限制這些零件總數. 而這規則似乎是為了這狀況而生, 但實際去點板塊上獎勵數量, 就會發現並沒有設定的剛好. 只要人數一多的局就有機會會發生這件事, 所以零件總數當觸不知是什麼原因設置成這數量的) 以上的單純缺零件狀況, 在市售版的狀態下,
三人局, 可能會小小發生.
四人局, 就高機率會發生了.
(而KS版本多給了5個, 只是讓四人局大致變成市售版的三人局)但還是要說一下,
發生這件事並非感受就差.
(感受比較差的是「缺件而該件對你來說很重要」的時候)
所以如果你在觀望這個遊戲,
也很在意這件事,
那你可能要注意一下購買的版本.
(假設KS版本買的到的話)
或是考量你的團體大都是玩幾人局.
(再極端一點, 你可以考慮買兩盒XD)
(不過這裡先小提一下, 後面擴充(KS版)有提供5~6人一起玩的變體規則, 而多出來的每種5個只是為了5~6人局所給的, 如果是市售版, 則不會有5~6人的配件)
這遊戲玩的次數多的話,
你會發現每場遊戲開場,
所做的事幾乎都是一樣的.
像是場上如果有容易解的.
「拿回來, 觀望新翻出的會不會也很爽, 爽再拿回來....不斷循環直到行動次數沒有」
「拿回來, 新翻出的沒爽, 解謎題. 結束」
大體就是這個樣子...
而其他玩家也八九不離十都是這樣的.
(除了尾家, 不過這部分[*1*]等我後面再說)
或許對於有些人來說會覺得有些無聊.
所以在這稍微提一下!
不過因為場上翻出的東西很隨機,
有時可能完全沒一個爽的,
(甚至再翻出都沒爽的)
你用基礎圖形零件都解不了.
但不管怎樣你還是得解.
(輪到你你必須做3個行動)
這時就得運用{行動-升級/降級/轉換(Upgrade)}了.
這行動沒啥特別的, 但在初期,
當你這樣做時,
你的基礎零件就會被轉換成高級零件.
然後你的基礎零件池就會和別人不一樣了.
(總零件數量沒有上升, 而是變大變好)
而當你變成這樣的時候,
你就會發現你徹徹底底要的謎題跟別人不一樣了.
(別人還在小零件拼小圖案, 你一個零件可能就放不下小圖案了)
這時的感受就會挺有新鮮感的.
(像是打開新視野)
而這樣做也可能使前面說的缺零件狀態,
出現機率變小.
不過正常邏輯下, 除非被逼...
你不會想花一個行動去做升級動作就是了.
(不過有時一個升級也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除了初期外, 大部分時機的升級沒有多大影響後續的"差異感受", 主要還是要看你的規劃)
剛前面也說了,
遊戲的謎題板塊是隨機展示的.
所以玩家順位其實蠻有差的.
[*1*]
"如果"遊戲一開始就翻出簡單好解的.
那首家就很爽, 而翻出的如果也是爽的,
首家依舊可以先拿走.
這在3人局, 輪到尾家時還算能接受.
可能還有不少好東西可撿.
但4人局...尾家可能真的很慘.
別人都爽爽解, 輪到你就幾乎只剩難解的.
(雖然翻出是機率問題...但白色謎題板塊裡面的各難易度數量是固定的, 簡單的被一定程度選取後, 就會只剩下難的)
在"觀感"上, 尾家可能會有,
「進度就是落後前面玩家一截的感覺.」
(而且還沒有任何補償)
不過實際個人經驗上,
這樣的尾家未必會輸.
就單純前期感覺很差.
所以個人建議......帶遊戲的人主動當尾家XD
另外, 如果遊戲一開始就沒有任何爽的.
那這遊戲順位在前過爽的問題就沒了...
(之後爽的東西出來的時機就很運氣了)
所以以這樣看來,
順位沒補償其實也很正常.
(所以這遊戲BGG最佳遊玩人數不是人越多越好)
這遊戲主要就是在玩#圖案建構,
思考怎麼去解謎,
算是這個遊戲大部分時間在做的事
所以呢! 玩家間的互動不算很多.
最多的地方只有挑選謎題板塊的時候.
不過這裡的互動有時比較像是,「拿走你想要的(Hate Draft)」
但也不算很刻意的Hate Draft.
(不會是讓人極度不爽的Hate Draft)
因為爽的拿走, 就算這零件對你沒啥用處,
但多一個零件就多份寬容.
而你一個大師級手段, 可能就解走,
也不會多耗你一個行動, 還能讓別人少零件.
更何況這些爽的有時多少還有1分.
和樂而不為.
(當然做太多的話, 可能對於之後的效率還是有影響)
當然也不是每個人都一定會做這種行為.
這真的比較看人.
也有人從頭到尾只關注他自己的解謎.
(那對於該團體來說這遊戲的氛圍就是個自閉遊戲=0互動)
不過對我來說,
謎題板塊的翻出展示機制,
有很強的運氣成分.
所以在選取時, 會多了份風險管理意識.
考量自己行動數,
去猜想下一個會不會爽下家,
進而去估算自己是否不要再去拿取.
或是看看下一家,
是否已經拿滿了, 或是輪到他時,
是否還有餘力去拿取新的.
如果是這樣, 這點互動還算行.
[*2*]
遊戲直到遊戲結束條件觸發前的玩感,
可以是很輕鬆愉快的.
但觸發後的遊玩感受可能會突然驟變...
因為你沒完成的謎題板塊,
其上顯示的分數, 最後反而會變成扣分.
你需要衡量在最後的1~2回合內,
是否能及時完成其謎題.
雖然最後還是有最後的收尾階段,
給你更多機會完成.
但還是讓人相當緊張.
思考也變得複雜起來了.
而如果此時,
你還想要將分數盡可能"榨出來".
那思考層級更是直接再上升數個層級.
要思考在1~2回合內,
可以完成現有謎題板塊的程度.
加上返還的圖形零件有哪些.
依照這些零件, 還可以去場上拿哪個.
再依照最後的收尾階段,
每用一個零件扣1分,
來估算是否還能榨出零碎分.
例如: 拿這個5分, 花了我一個行動,
但你可以用4個零件完成,
就可以榨出1分.
而如果你沒算好...
(例如: 估算錯誤某零件沒回手上)
導致最後的結果是你沒完成, 則會扣5分...
這真的是相當硬且壓力山大的思考階段.
(如果你1.空間/圖案能力普通以下, 2.又想榨出分, 場上每一個你可能都要一一去檢查的狀態下, 這可能會大大拖長遊戲整體時間...當然場上沒剩多少可選的話, 也應該不會拖太長時間)
這和前期玩的感受差異實在是巨大.
(※這句的前提是你前期用很輕鬆的方式遊玩, 如果你從遊戲開始就開始仔細規劃, 則這個感受不會有巨大差異)
不過舊版規則沒有這個扣分...
所以如果你體驗的是沒扣分的版本.
這個差異仍然可能會有, 只是壓力沒有這麼大.
(※新版規則會有此改變, 可能是因為有人順位在前, 最後拿走大量黑色謎題板塊卻不完成, 來阻止後面的人去解謎題得分)
不過如果不想要玩的這麼有壓力,
自己村規沒有扣分其實也是還行的.
(因為新版規則已經有多了一個「觸發遊戲結束條件後, 每人每回合只能拿一個黑色謎題板塊」的新規則了, 所以大量拿取而不解的問題已經解決大半了)
當然不要去想榨殘餘分,
更是逃離壓力的一個簡單方法XD
我個人是還蠻喜歡這個最後階段的.
(雖然有時很炸腦)
如果玩家間實力都相當的話,
能否榨出零碎分會是勝出關鍵.
(如果因而勝利, 回饋感更是相當好~)
這遊戲本來的設計應該是希望你動點腦,
仔細去規劃你要需要什麼, 然後拿什麼.
進而去獲得最佳的分數.
不過遊戲本身真沒有啥強制性,
加上每個人的空間/圖案能力差異.
因此會產生怎樣的玩法和感受就因人而異了.
以上只能作為粗略地遊玩經驗分享. 最後總結一下.
個人蠻喜歡這個遊戲的,
輕鬆愉悅~玩起來手感也相當舒適.
簡單也快速.
但要認真起來規劃也可以,
並且也有一定的樂趣和挑戰.
黑色謎題板塊和白色謎題板塊的差距和分工,
分配的相當好.
除了4人局, 順位在後可能會有些不舒服外,
算是一個很不錯,
可以很輕鬆也可以很競技很規劃,
並且都可以感受到遊玩樂趣的一品!
.
.
.
.
.
再來聊一下, 鳳凰迷你擴充的心得.
基礎遊戲中沒有6分的黑色謎題板塊.
這擴充給予你7個6分的黑色謎題板塊.
這看起來好像還好,
不過就是多了一點高分板塊?!
但實際上差異還是很大的.
下表是基礎遊戲黑色謎題板塊的分佈.
基礎遊戲的黑色謎題版塊 | |
3分 | 8塊 |
4分 | 7塊 |
5分 | 5塊 |
期望值 | |||
4人局 | 3人局 | 2人局 | |
3分 | 6.4塊 | 5.6塊 | 4.8塊 |
4分 | 5.6塊 | 4.9塊 | 4.2塊 |
5分 | 4塊 | 3.5塊 | 3塊 |
+鳳凰迷你擴充後的期望值 | |||
4人局 | 3人局 | 2人局 | |
3分 | ≒4.7塊 | ≒4.1塊 | ≒3.6塊 |
4分 | ≒4.1塊 | ≒3.6塊 | ≒3.1塊 |
5分 | ≒3塊 | ≒2.6塊 | ≒2.2塊 |
↓6分黑色謎題板塊↓ | |||
6分 | ≒4.1塊 | ≒3.6塊 | ≒3.1塊 |
基本上很明顯,
加入"7塊"高分板塊肯定對於遊玩感受,
會有極大差異.
6分的黑色謎題板塊,
不給予任何圖形零件, 還很難解.
出現的機率還相當高.
個人覺得,
這高分板塊需要多個高階圖形零件,
才比較有效率去解.
如果你沒有從一開始就有目的性的,
盡可能收集高階零件. (非認真思考遊玩)
這個擴充的加入, 只會讓你感受到負擔.
遊玩獲得的樂趣可能會減少.
所以這個迷你擴充,
取決於你是以哪種心態遊玩此遊戲.
如果你或跟你玩的人,
屬於認真規劃玩遊戲的人,
那這個迷你擴充可以加入.
如果你是輕鬆愉悅心態來遊玩,
(或是陪孩子玩~)
這個迷你擴充個人覺得還是不要的好.
遊戲最終心得簡評:
遊戲輕鬆好上手,
配件手感相當好,
填滿圖案感覺也很讓人滿足.
可以抱持輕鬆愜意的心態遊玩,
也可以很認真去規劃執行每個步驟.
算是個老少咸宜的好遊戲.
雖然很可惜,
這遊戲4人局,
順位在後者體驗"感受"容易較差.
如果你和你的團體不排斥#板塊拼放,
且空間/圖案能力ok.
(通常不ok的人一眼就會排斥這類型遊戲)
那這是款相當不錯的遊戲. 推薦~
而拿來推坑未接觸桌遊的人的話,
也是相當適合.
(版本有些差異, 請自行斟酌)
另外, 鳳凰迷你擴充.
給的高分板塊數量太多了.
大大改變原來設計的分數分配.
加入後, 遊玩感差異頗大.
需要利用多個高等級零件,
才比較可能有效率地去解.
如果你的心態是重頭到尾認真遊玩,
這擴充可能適合你;
如果你只是想要輕鬆遊玩此遊戲.
這擴充不需要.
有也可能只會帶來負擔.
遊戲其他部分評論:
色弱與色盲友善?: (算友善!)
(個人使用手機app-Chromatic Vision Simulator(色覺模擬器)來查驗是否友善, 純屬善意僅供參考, 如參考後發現與個人說的不符, 個人概不負責, 但可以留言給我讓我知道並修正, 謝謝~)
遊戲比較看重圖形.
不過顏色也是拿來區分用的,
從上圖可知,
如果是第三色覺異常(藍色弱).
會有第二等級和第三等級的零件,
辨識稍微困難的問題.
不過這兩個本來就差1格.
外加板塊上顯示獎勵的方式,
也和表格上一樣,
所以稍微記憶一下, 還行.
應該不會造成太多困擾.
遊戲盒子: (28cm*23.5cm*7.8cm)
個人是收藏家版本,
所以無法給予其他版本的收納實況.
不過大體可以猜測出,
圖形零件和謎題板塊應該是沒有收納的.
這可能會在盒內亂撞?!
而圖形零件沒有收納的狀態下,
遊玩設置可能會拉長不少時間.
我的版本全部東西都有收納.
還有附上分隔板,
來有效分類各種擴充謎題板塊.
(不過一收到時沒有任何提示哪些是哪些擴充的, 其他配件的收納也是混和的)
小小一盒, 雖然攜帶方便,
但重量不小,
且需要一個鬆緊帶才不會解體.
遊戲配件品質: (很好)
配件品質相當好,
我猜市售版品質應該也是一樣的才對.
謎題板塊常玩的話,
因為要洗, 所以容易邊緣略為毀損.
不過個人的版本感覺還算耐用.
學習上手程度: (玩過1次就上手)
遊戲學習沒啥任何難度,
主要是在行動選擇多.
只要懂了, 其他都很自然而然.
但遊戲結束條件觸發後有些小複雜,
不過只要接近時再提醒加說明,
並且經驗過一次就懂了.
不難~
BGG最佳遊戲人數: 2~3 (總投票數141(2024/12))
心得部分有說, 人數多的話,
順位在後者可能體驗較差.
所以4人局不會最佳.
3人局感受也很佳,
但個人覺得離最佳(2人局)
的感受還要再差一點點.
而這個差一點很難說他不是最佳.
2人局: 3
3人局: 4
4人局: 6
遊戲語言需求: (熟悉了就不用)
個人圖板=玩家幫助卡,
對於一開始接觸的玩家,
有5種行動可以選擇, 都列在上面.
只有敘述, 所以需要語言來閱讀.
但只要熟悉這遊戲,
這不需要任何語言需求.
反而可能要求你空間/圖案能力XD
遊戲規則書: (只有英文)
(單人規則會另寫一篇)
本文涵蓋範圍大約4頁多一點.
這個版本的規則書算是接近最終版本.
所以細節部分有比之前的好很多.
不過用字遣詞有時感覺怪怪的.
像是在遊戲設置,
洗混所有黑色謎題版塊後,
依照人數局, 隨機選出其片數後,
再將之洗混....
這句...有一種贅字過多感.
但久了之後, 你大概可以猜出,
因為後面出的擴充關係,
所以他在這裡特別強調,
先洗混"全部"(=將之後加入的都先混洗).
不過整體上還是很不適宜寫成這樣.
(在後面擴充說明明顯會好很多)
不過大體還是ok,
只是許多要自己再動腦理解一下.
(不過看過BGG討論後才會知道之前的規則寫得有多爛)
遊戲牌套: (遊戲沒有牌)
容易玩錯的小細節整理(包含BGG內玩家討論):
※這裡的規則以修訂版規則書v2.5為主.
※這裡的規則頁數標記為收藏家版本規則書v2.5. 其他版本請勿參考.
※這裡不會有單人模式的相關規則, 會另寫一篇.
- (提醒用)遊戲基礎設置: (Rulebook #4 #5)
- 白色謎題板塊(分數範圍0~2)全部使用.
- 黑色謎題板塊(分數範圍3~5)依照遊玩人數隨機挑選: (剩餘的放回盒內)
- [鳳凰迷你擴充]將7塊新黑色謎題板塊(分數6)混洗進去後, 依照遊玩人數隨機挑選. (剩餘的放回盒內)
- 4人局: 16片
- 3人局: 14片
- 2人局: 12片
- 白色謎題板塊和黑色謎題板塊分開洗混.
- 各自成一橫列, 並各展示4片.
- 將有顯示首家(First)標示的個人圖板挑出, 並依照遊戲人數拿取剩下的個人圖板, 混洗後, 隨機分發.
- 拿到顯示有首家標示個人圖板的玩家成為起始玩家. (之後遊戲會由起始玩家開始, 並依照順時鐘方向依序進行)
- 每人起始拿取等級一(Level 1)和等級二(Level 2)圖形零件各一. (玩家個人圖版右下有提示)
- (觀念)遊戲中的圖形零件, 概念上並沒有數量上限. 但礙於此零件你無法找到東西替代. 所以會有以下應變規則:
- 當你要拿取(換取/獲取)某圖形零件時, 供應區沒有了, 你可以拿取其他同等級的圖形零件來代替. (Rulebook #6)
- 如果同等級的圖形零件也沒有了, 你可以"循序向上1階(向上1階仍沒有可以再往上1階)"或是"向下∞階", 拿取其中1個還有的圖形零件來代替.
- (版本差異硬傷)無論哪個KS版似乎都是每種圖形零件15個; 而市售版每種圖形零件只有10個.
- (整理)輪到你, 你"必須"執行3個行動. 而你可以從以下5個行動中做選擇: (Rulebook #6) (你"必須"執行3個行動, 只不過有廢選項可以選, 總之別擔心)
- (選擇一)拿取(Take):
- (看情況)是否可以允許先從場上拿取回來"試著"拼放, 再決定是否拿取該板塊? BGG上討論大都允許, 不過這要去適配你的狀況. (個人也是允許的,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板拼高手. 但個人平時會觀察其個性, 所以如果是比較不擅長的, 並且總是喜歡徹底研究後才作行動的人, 這遊戲的步調可能會變太慢, 則我不會拿這款遊戲出來XD)
- [行動方式]你可以從場上拿取"1片"謎題板塊.
- 你可以從展示中的選1片.
- 你可以從牌庫頂盲抽1片. (※修訂版規則前沒有這個)
- (觀念)一個人只能同時擁有4片謎題板塊(個人圖板上有繪製4格). 如果已經擁有4片謎題板塊, 你不能選擇執行此行動.
- 當你做完這個行動後, 場上展示的謎題板塊如果有空缺, 立即從相關牌庫補一片.
- 白色謎題板塊牌庫耗盡的話, 就不補. (BGG討論)
- (永無止盡白色謎題變體for (2+人數局))所有人將自己已完成的白色謎題所獲得的分數記下後, 將所有白色謎題收回重洗成牌庫. (Rulebook #16)
- 黑色謎題板塊牌庫耗盡的話, 會觸發遊戲結束. (詳情請看後面↓遊戲結束條件)
- (選擇二)重洗(Recycle): (※修訂版規則前沒有這個選項)
- [行動方式]你可以從場上選擇其中一橫列, 將展示的4片謎題板塊全部以"任何順序"面朝下放回該牌庫底, 並翻出新的4片謎題板塊.
- (選擇三)升級/降級/轉換(Upgrade): (此行動你有兩種大方向選擇)
- (觀念)依照圖表來做升級等兌換.
- [行動方式((➊))]你直接從供應區拿取1個等級一(Level 1)的圖形零件放到你個人供應區內. (=從"無"升級到"等級一") (※修訂版規則前, 這個為選擇二行動選項)
- [行動方式((➋))]你從你個人供應區選擇1個圖形零件, 將之返還到供應區, 並拿取1個新的圖形零件.
- (重要-觀念)該新的圖形零件只能比你返還的高1階, 又或是低∞階, 又或是同階. (Rulebook #6)
- (選擇四)放置(Place):
- [行動方式]從你的個人供應區拿1個圖形零件, 將之放在你的1個謎題板塊裡.
- [放置規則]:
- 必須將圖形零件平躺在謎題板塊裡.
- 放置後不可再移動之. (有必要的話, 對齊裡面的圓點點)
- 放置時, 圖形零件可以任意旋轉或翻轉使用.
- 圖形零件不得堆疊到其他圖形零件上.
- 圖形零件也不得超出要完成的圖案邊緣.
- (選擇五)大師級手段(Master):
- (觀念)此行動是放置(Place)的進階版.
- [行動方式]你在你每一個謎題板塊上, 不多不少各放置(Place)1個圖形零件.
- 這些圖形零件, 必須是你在選擇這個行動前, 殘存在你個人供應區的. (沒有邊放邊完結謎題板塊, 然後再重複拿來用這操作.) (※修訂版規則前的版本內文字說明, 修訂版後因為已經將完成的謎題板塊的結算訂在"行動"結束後, 所以不會有這問題)
- 你可以選擇不放.
- (重要)每一個謎題板塊上絕不可以放超過1個以上.
- (極重要)你每一回合, 此行動你只能選擇執行一次.
- 當你的1個"行動"結束時, 如果有謎題板塊被完全填滿, 這些板塊會立刻被結算. (Rulebook #6)
- 這些板塊上所有圖形零件, 會回到你的個人供應區.
- 你獲得這些板塊右上顯示的圖形零件, 如果有的話.
- (可選擇-正統)你將這些板塊面朝下放在你個人圖板左側.
- (觀念)玩家獲得的分數為隱藏資訊.
- (可選擇-變體)如果玩家們想要玩得更加策略, 將完成的板塊面朝上讓所有人可以看到你已經獲得多少分. 不過此選擇必須所有人在玩前講好. (Rulebook #6)
- 遊戲結束條件: 當黑色謎題板塊牌庫用盡時(最後一片被拿去補充展示時).
- 此時, 該輪會持續繼續進行到完(到起始玩家前的剩餘玩家仍有一回合). 然後所有人再一回合(=再進行一輪).
- (觀念)每個玩家各輪一回合(連續3行動)稱為一輪.
- (極重要)在已達成遊戲結束條件狀態下, 每名玩家在自己的回合, 選擇拿取(Take)黑色謎題板塊時, 只能拿取最多1片. (Rulebook #7) (※猜測是怕有人將大量高分黑色版塊拿走, 因為順位不會改變, 加入此規則後比較公平)
- (觀念)展示的黑色謎題板塊被拿取後, 不會再補充.
- (重要-觀念)此限制, 只適用在遊戲結束條件被觸發"後". (所以觸發的玩家仍有機會再拿1片黑色謎題板塊)
- 當最後一輪也進行完後, 所有人會進入最後的收尾(Finishing Touches)階段. (Rulebook #7)
- (觀念)所有人使用自己個人供應區的所有(殘存)的圖形零件, 盡可能讓自己的所有謎題板塊完成. (這裡不用管行動次數)
- (極重要-觀念)你必須一口氣盡可能的完成所有的謎題板塊. 你無法利用完成1個謎題板塊後, 將該版塊上移除回到供應區的圖形零件再一次使用. (簡單的概念就是, 所有謎題板塊的完成, 是在這個階段結束後, 不是在中間)
- (觀念)這個階段完成的謎題板塊不會再給你新的圖形零件. (※擁有的圖形零件數量跟平手判決有點關係)
- (觀念)如果你不想要完成, 你可以不要完成. 這個最後的收尾階段沒有強制性. (通常是你可以完成但扣的分比謎題板塊給的還多時) (Rulebook #7)
- (重要)不過此時每使用1個圖形零件, 遊戲結束計分時會被扣1分. (建議!可以在確定擺好可完成謎題板塊後, 將這些零件放在外面, 表示之)
- (觀念)如果在這個階段後, 仍無法完成謎題板塊, 這些謎題板塊上顯示的分數會變成扣分.
- (重要-觀念)如果在這個階段, 將謎題板塊完成, 該謎題板塊上的分數你還是會獲得. (結束時上面的零件依舊回你手上)
- 遊戲結束計分: (Rulebook #7)
- 加總你個人圖板左側已完成的謎題板塊左上角的分數.
- 扣掉你未完成的謎題板塊左上角顯示的分數. (※在比較初期(可能2023年版本前)的版本沒有此扣分) (※猜測是為了防堵, 因有人將大量高分黑色版塊拿走卻不完成來阻止別人得分的戰略)
- 扣掉你在最後的收尾(Finishing Touches)階段, 使用的圖形零件數量.
- 最後總分高者勝利.
- 平手, 完成最多謎題板塊的人贏.
- 再平手, 此時個人供應區殘存未使用的圖形零件多者為贏. (BGG設計師的意思是說, 只看你個人供應區殘存的圖形零件. 但在最後的收尾階段使用過的圖形零件不算, 無論這些零件到底有沒有完成謎題板塊)
- (重要)這不會包含你在最後的收尾階段的用的圖形零件.
- 這不包含殘留在你未完成的謎題板塊上的圖形零件.
- 這會包含你在最後的收尾階段完成的謎題板塊上返還到個人供應區的圖形零件. (提醒!不包含最後的收尾階段使之完成的圖形零件) (簡單方法就是, 此階段使用的圖形零件另外放, 這樣除了容易知道扣多少分, 在視覺上也會跟在個人供應區的做分別)
- 再再平手, 共享勝利.
如有錯誤或是新的小細節, 歡迎留言告知!!
留言
張貼留言